韩城市:创新“五落实五推进”模式 法治赋能信访工作提质增效

韩城市:创新“五落实五推进”模式 法治赋能信访工作提质增效

时间: 2025-05-16 09:54 |来源:
ztfd.png ztsx.png ztzc.png

近年来,韩城市聚焦“控增量、减存量、防变量”总目标,探索形成“五落实五推进”工作模式,分级打造示范典型,分类开展现场观摩,以点带面纵深强化提升市、镇、村三级信访工作法治化水平。

落实“三个到位”,推进预防法治化

把源头预防作为治本之策,坚持重心下移、关口前移,形成预防法治化“三个到位”工作机制。完善体制到位。注重用好信访工作法治化和“四联调解”工作法“三张图”,着力推动综治中心与信访工作联席会议机制实体化“双轨融合”,促进了矛盾纠纷和信访问题“一站式接收、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防范风险到位。健全完善“三重一大”事项市委集体决策、人大依法决议、政府前置研判、政协民主监督的闭环式工作流程,建立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等管理评价机制。作用发挥到位。聚焦“干部行为”、“社会热点”、“个人思想”三方面源头,在市、镇、村三级形成了矛盾纠纷联调、社会治安联防、重点工作联动、突出问题联治、平安建设联创、社会治理联抓、法治社会联建“七联共治”的良好局面。

落实“三个精准”,推进受理法治化

把精准受理作为基本要求,畅通渠道全受理,把好关口严程序,形成受理法治化“三个精准”工作机制。精准分类交办。对“访、投、信”等不同渠道接收的群众信访事项,细化梳理为3大类9个途径,制定办理导引图,精准研判分类、理清性质、明确管辖,做到分类清、交办清、时限清。精准把好关口。严格落实“三个不予受理”和“两个不再受理”工作要求,依法依规出具相应文书,及时准确做好书面告知,把好三大类信访事项受理关口,系好信访事项流转的“第一粒扣子”。精准纾解引导。对不予受理、不再受理的信访事项当事人,发挥市、镇两级心理疏导室作用,开展一对一思想疏导、政策解惑,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和法治氛围。

落实“三个化解”,推进办理法治化

把化解问题作为主攻方向,厘清信访权责界限,分层分类、多元化解,形成办理法治化“三个化解”工作机制。“六办”分级分类化解。建立“市委市政府研办、市信联办分办、市级领导领办、责任镇(街道)(部门)主办、相关职能部门协办、信访部门督办”工作机制。对申诉求决类事项,坚持调解优先、分类办理,做到“三到位一处理”;对建议意见类事项,认真研究论证,及时采纳回复;对检举控告类事项,依法依纪办理。“六必”专业专题化解。建立信访突出问题“市级领导必包联、精专调解必研判、依法行政必规范、申诉权利必保障、行政复议必到位、思想教育必跟进”工作机制,注重从个案中发现倾向性、苗头性、普遍性问题,系统做好类案分析,推动信访矛盾批量实质化解。“六谈”用心用情化解。建立信访事项办理“政策法规谈到位、权利义务谈到位、办理程序谈到位、遵法守规谈到位、真情帮扶谈到位、心理疏导谈到位”工作机制,用心用情践行“变群众上访求解为干部进家化解”,真正让群众感受到“人民信访为人民”的温度。

落实“三项机制”,推进监督追责法治化

把监督追责作为重要保障,强化信访工作全流程监督,形成监督追责法治化“三项机制”。定期研判机制。市信联办每月初以《送阅件》形式将上月信访工作法治化完成情况、存在问题及当月工作计划书面报送市委、市政府,相关市级领导每季度召开一次专题研判会议,分析形势,卡实责任,强化事前监督。联动督查机制。推动信访监督与党政督查、纪检监察、政治巡察、人大监督、政协视察、媒体监督等深入贯通,做到“重大决策督风险、重要节点督秩序、重点案件督进展、重点环节督风纪”,靠前提醒,持续督导,强化事中监督。追责问效机制。细化属地、属事信访工作权责清单,将信访工作法治化纳入全市综合考核共性指标,充分发挥信访部门“三项建议”职能作用,对发生“四应四不”问题的失职失责行为,限期整改,跟踪问效,强化事后监督。

落实“三个主抓”,推进维护秩序法治化

把维护秩序作为工作底线,把握“协调联动、常态备勤、依法处置”的原则,形成维护秩序法治化“三个主抓”工作机制。专业队伍抓秩序。成立信访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组建公安信访警务中队,常态化值班备勤,维护良好的信访秩序和办公环境。协调联动抓秩序。持续强化法治宣传,实时教育干部依法履职尽责、引导群众依法依规信访,以“双向规范”推动依法信访理念深入人心。挂牌督办抓秩序。对涉访违法犯罪行为实施挂牌督办,协作联动,信息共享,依法快侦、快诉、快判,进一步彰显“法不能向不法让步”的法治精神,全市信访秩序持续平稳向好。(供稿:韩城市信访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