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高新区:以“三个走在前”预防化解重点领域矛盾纠纷

安康高新区:以“三个走在前”预防化解重点领域矛盾纠纷

时间: 2025-03-17 10:11 |来源:
ztfd.png ztsx.png ztzc.png

安康高新区是陕南地区唯一的国家高新区。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加速,城乡建设、征地拆迁类矛盾纠纷日益突出。近年来,安康高新区积极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坚持预防走在排查前、排查走在化解前、化解走在激化前,深入开展信访问题源头治理攻坚行动,集中排查化解以征地拆迁为重点的各类矛盾纠纷,有效维护了群众合法权益。

落实“三个先行”,做到预防走在排查前。落实组织保障先行。坚持关口前移、重点下移,将重点征迁区域按村划分成7个片区,建立“领导包片指挥+综合保障办公室配合+征迁工作组实施”机制,抽调党员骨干组建23个征迁工作组,联合村“两委”共同开展工作,做到保障到位、责任到人、任务到底。落实政策宣讲先行。坚持依法履职,回应群众关切,及时向社会发布征迁方案、征迁范围、补偿标准、奖励办法、安置规划等信息。工作组逐村逐户宣讲相关政策法规,着力营造依法按政策解决群众利益诉求的良好环境。落实项目稳评先行。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把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作为重大决策的“刚性前置程序”,明确以群众切身利益为重点,对涉及土地开发、征地拆迁等易引发社会矛盾的重点领域、重大决策、重点项目进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最大限度把各类矛盾风险消解于未然。

坚持“三个到位”,做到排查走在化解前。精细网格服务到位。按照“一网多用、多网合一”原则,将全区51个村原有基层党建、综治维稳等916个网格优化调整为451个网格,实现社情民意在网格中掌握、惠民服务在网格中展开、矛盾纠纷在网格中化解。常态排查重点到位。按照“领导包片统筹、区域化党委牵头负责、部门包联村(社区)、干部包抓楼栋”原则,坚持预防为主,整合各类资源,扎实开展征地拆迁等领域矛盾风险排查化解专项整治,全过程做好源头排查、多元化解、预防预警、教育疏导等工作。分析研判运用到位。针对拆迁过程中引发的地界纠纷、集体收益分配等复杂矛盾问题,成立由派出所、法庭以及信访干部、村组干部、村民代表、征迁小组、法律顾问等组成的基层研判小组,实行综合研判与专项研判、定期研判与动态研判相结合,把握特点规律,提出工作建议,为党工委、管委会决策提供依据。

搭建“三级平台”,做到化解走在激化前。搭建村级基层调解平台。依托村民调解委员会,发挥家族、村组作用,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初始和前端。当发生纠纷时,首先以家族为单位,从“亲情”角度介入,达到“以情感人”的调解效果;对上行矛盾,村民小组从“讲理”角度出发,达到“以理服人”的调解效果;对仍未化解的突出矛盾,村民调解委员会从“说法”角度出发,达到“以法为据”的调解效果。搭建党委人民调解平台。结合高新区体制机制特点,在探索成立的7个区域化党委建立矛盾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紧盯党工委、管委会关注的难点问题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建立矛盾纠纷形势定期分析会商制度,对排查出的问题,逐一登记在册,逐一落实责任,推动实现“小事不出村(社区),大事不出区域化党委,矛盾不上交”。搭建区级一站式解纷平台。按照信访工作法治化要求,整合1500余平方米办公场地和30名工作人员,聚力打造标准化综治中心,内设信访接待区、矛盾调解区、领导接访区、法律咨询区、心理疏导区、征地拆迁服务中心等功能,统筹信访接待、矛盾调解、法律服务等职能,实现矛盾纠纷化解“最多跑一地”,群众满意率达98.65%。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