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访故事汇 | 我们办的不是案子,是别人的人生、自己的良心、社会的公正
“我们办的不是案子,是别人的人生”;
“我们办的不是案子,是自己的良心”;
“我们办的不是案子,是社会的公正”。
10月20日,陕西省信访局举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信访故事汇”,接待大厅的医生、挂职锻炼的“新手”、信访一线的“老兵”纷纷“闪亮登场”,用真挚的感情、质朴的语言、生动的细节,讲述了他们在办案过程中遇到的“那些人”“那些事”,展现了“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的责任与担当。省信访局班子成员、全局干部职工齐聚一堂,共同聆听一个个充满温度、直抵人心的信访好故事。

“12000元,是刚毕业大学生对未来的憧憬,是年轻人努力生活的希望。”来访接待二处胡瑞为大家讲述了坚持接访即办、快转快办、接力交办、全程盯办,仅用2天时间帮助一位遭受求职诈骗的女青年脱离困境、重拾信心的故事。
“以百姓心为心,坚持如我在访,在这一刻具象化了。”办公室李元分享了通过实地督办、跟踪问效,妥善化解了一起历时20余年的安置补偿案,让一对老夫妇露出久违的笑脸。
“‘三项建议’不是发号施令,而是用制度的钥匙打开基层治理的锁。”督查室孟令晗讲述了针对群众多番投诉无果,发挥信访监督作用,及时提出改进工作建议,推动责任单位实质解决困扰居民多年的违建问题。
“把群众‘烦心事’办成‘暖心事’,是件有意义的事。”来访接待一处储涛分享了通过省市县三级联动,人社、交通、财政等多部门通力协作,攻坚化解了一起涉及30余名困难职工社保欠缴案,实现了从“漏缴愁”到“领金笑”。
“法治是化解矛盾的‘金钥匙’,真正让群众在每一件案件办理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来访接待二处徐谋结合20余年的一线接访经历,分享了参与依法办理的3起民生实事,传递出信访法治化的温情与力量。
“每一封群众来信,都承载着一段冷暖人生。”“见信如面,见面办信,让群众来信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办信处栾超讲述了身边“最美信访干部”的敬业故事,分享了在受理、转送、交办、督办、结案过程中对来信事项面对面处理的工作法。
“是你们让我相信,这个世界上真的有一群人在默默守护着三秦百姓的安康。”省政府联合接待大厅医护人员李东锋深情转述群众对党委政府的感激之情,描述了驻厅医护人员为信访群众暖心服务的感人场景。
“信访不是政府治理的‘负担’,而是洞察民意、优化治理的‘富矿’,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生动实践。”省政府办公厅冯乾结合在信访岗位的锻炼经历,分享了对完善信访工作机制、提升社会治理效能的深度思考。
“用心用情为企业排忧解难,依法依规解决职工急难愁盼,这是一段弥足珍贵的时光。”来自陕煤集团西钢公司的实践锻炼干部张帆,回顾了与信访干部并肩战斗的难忘瞬间,分享了参与推动涉企信访问题依法依政策得到解决的心路历程。

“信访背后是政治,是民生,是民心,是社会治理。”本次活动不仅是一次信访好故事的集中宣讲,更是一场生动的思想政治教育洗礼。“每一个信访事项对当事人来说都是天大的事,绝不能一接而过、一看而过、一转了之”;“以菩萨心肠干菩萨事业,接访要看着信访人的眼睛,阅读来信也好似看着信访人的眼睛”;“要善于从具体的案子中发现治理的漏洞,从维护个案的公平到维护社会的正义”……一个个温暖的信访故事,感动着在场的每一个人,“如我在访”在每一个人心中回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