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河县:以基础业务规范化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

白河县:以基础业务规范化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

时间: 2025-07-17 17:50 |来源:
ztfd.png ztsx.png ztzc.png

信访工作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也是社会治理的重要环节。近年来,安康市白河县深入贯彻落实《信访工作条例》,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以“为民解难、为党分忧”为宗旨,夯实“强宣传、抓规范、破难题、提质效”四大举措,推动信访工作从业务“规范化”向工作“法治化”转变,探索出一条具有白河特色的信访工作法治化新路径。

多元联动强宣传,筑牢法治信访根基

法治信访,宣传先行。近年来,白河县构建了“线上+线下+课堂”三维立体宣传体系,全方位提升群众和干部的法治意识。‌线上宣传广覆盖‌利用微信公众号、工作群、广场大屏幕、有线电视等平台,播放《民法典》《信访工作条例》解读及典型案例,扩大政策法规知晓率。‌线下宣讲接地气‌:结合“法律七进”“村组会”“院落会”等形式,累计开展宣讲300余场次,发放宣传资料6万余份,让法治信访理念深入人心。‌干部培训专业化‌:县信访局组织干部培训51场次,覆盖4500余人次,在信访接待场所张贴“导引图”“路线图”100余幅,引导群众依法信访。同时,将《信访工作条例》纳入县委党校培训课程,2025年推行“信访局长进党校上讲台”机制,目前已开展1次辅导培训,计划年底前完成4批次培训任务。

‌ 以评代训抓规范,提升信访办理质效

规范化是法治化的基础。白河县通过“以评代训”模式,强化信访业务标准化建设,确保信访事项办理依法依规。‌严格培训考核‌镇、部门新任信访干部须到县信访局轮训1周,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2024年以来,全县组织集中培训14场次,轮训干部300余人,开展业务评查10次,确保县、镇两级信访干部“全员达标”。‌规范办理流程‌:通过智能信访系统规范化操作培训,最大限度减少信访事项受理、办理、复查等环节“差错率”。2024年以来,全县发放书面引导告知57件,行政三级办理信访事项189件,信访复查13件,市级复核终结3件,信访秩序明显改善。

‌集中攻坚破难题,推动积案依法化解

信访积案是法治化进程中的“硬骨头”。白河县坚持“领导包案+系统治理”模式,推动疑难信访问题依法化解。‌领导包案强责任‌将信访积案化解纳入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议事日程,“县四大家”主要领导带头包案,形成“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镇村部门协同抓”的责任体系。‌分类施策破难题‌:对行业性信访问题,由县信联办牵头研判,明确责任分工和化解时限;对“钉子案”“骨头案”,实行“一案一策”,综合运用政策扶持、心理疏导、司法导入等方式推动化解。近年来,累计化解疑难信访问题87件,涉及房地产开发、老旧小区改造等领域突出集体访6件、重复访19件,有效维护了社会稳定。

‌叫应帮解提质效,打造源头治理新模式

为打通群众诉求“最后一公里”,白河县创新推行“叫应帮解”工作机制,实现信访工作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预防转变。畅通诉求渠道‌依托县综治中心,整合“民声”电话、智能信访系统、“随手拍”APP等平台,做到群众诉求“随时叫、即时应”。‌下沉服务力量‌:落实县级领导联镇、部门联村机制,定期召开村民小组会、院落会、企业恳谈会,主动收集社情民意。‌精准分类办理‌:对群众反映的问题按政策咨询、意见建议、民生诉求、矛盾纠纷等分类登记,实行“清单式管理、销号式办结”。2024年以来,累计受理群众诉求1955余件,办结率98.6%,群众满意度达99.4%,信访总量同比下降23.7%。(白河县信访局供稿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