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武县“治理+服务”打造解忧前哨

长武县“治理+服务”打造解忧前哨

时间: 2025-04-21 11:04 |来源:
ztfd.png ztsx.png ztzc.png

  原标题:“治理+服务”打造解忧前哨

              ——咸阳市长武县持续提升社会综合治理效能

    本报记者 郭朝霞

  遇到了矛盾纠纷,协商无果,该如何解决呢?3月25日,长武县市民王女士走进了县综治中心求助。

  “你好,我遇到了交通事故赔偿纠纷,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在长武县综治中心大厅,工作人员了解了王女士的诉求后,引导她到相应的调解室化解纠纷。

  长武县综治中心有着“一中心两厅五区”的布局,整合信访接待、矛盾调解、法治服务、信息指挥、处置督办五大功能;18个服务窗口,10个调解室,8个功能科室;21个职能部门派驻人员集中办公——如同一个专为群众解决难题的服务超市。矛盾怎样解、官司怎样打、公证怎样办……群众遇到的这些问题在这里都能够解决。

  长武县坚持把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作为基层治理的重要抓手,创新推出“一中心、一条链、一平台”机制,探索网格联建、服务联办、信息联动“三联共治”的县域社会治理新路。

  “太感谢你们了!当时要不是你们反应迅速,后果真是不堪设想。”3月23日,长武县昭仁街道金宇社区工作人员上门回访时,孟先生感激地说。

  事情发生在去年冬至那天。金宇社区网格员武玉侠、曹小丽为社区老人和困难家庭送饺子时,发现孟先生的父亲脸色异常,询问后得知老人胸闷不适。武玉侠、曹小丽迅速将老人送往医院救治,及时缓解了老人的症状。“我们就生活在大伙儿身边,谁家有了矛盾、有了困难,我们都能及时发现,帮助他们解决。”武玉侠说。

  长武县的“三联共治”打破了部门之间的壁垒,把政法、信访、司法等力量拧成一股绳,建立的“中心吹哨、部门报到”响应机制,让矛盾纠纷实现多元化解。“全县共划分234个综合网格和15个专属网格,不仅配备249名专职网格员,还吸纳了乡贤、‘三官一律’等力量,让党支部扎根在网格上帮助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长武县综治中心副主任高蕊说。

  建立31项管理制度、15项运行机制,规范矛盾调解、信访处置等 12类流程……长武县通过《社会治理工作手册》,让社会治理各项工作紧密衔接、有章可循。

  “咱网格员魏艳萍帮了我大忙了!太感谢她了!”家住致通社区的陈老太逢人就念叨一件事。

  2月28日,陈老太摔了一跤,行动不便,家里又没有药。网格员魏艳萍在上门走访时了解了此情况,便给陈老太买了药和生活用品,并照料老人,直至老人痊愈。

  网格服务、信访服务、法治服务——在长武县这三条全周期链条,在“预防-调解-法治”主线的牵引下,串成了社会治理的闭环体系。  

  在网格服务链上,长武县推出三色预警分级处置机制。网格员对发现的问题,按照蓝、橙、红三级预警,对应启动村(社区)、镇(街道)、县三级响应机制。

  在信访服务链上,长武县坚持全域预防源头治理,对重大项目进行风险评估,对重大决策引入法律顾问,对信访事项建立分类、责任、程序“三类清单”。

  在法治服务链上,长武县提供全链条法治保障,在县综治中心引入公证、法律援助、劳动仲裁等,在镇(街道)设立法治服务站,并由“三官一律”对村(社区)包联,形成“证援裁诉审”一体化服务。

  “我们还开通了‘长通办’微信公众号,群众可以通过上面的‘法在身边’模块,自主查阅法律条文,在线向律师咨询。”长武县综治中心工作人员吴莹说。

  “长通办”微信公众号是长武县数智赋能社会治理的一个缩影。

  长武县投资建设的社会治理现代化信息平台,像一个超级大脑,整合9大功能56个扩展应用,实现了数据共享、事务通办、应急调度“三位一体”。

  在数据支撑精准决策方面,汇聚人社、公安等11个部门 680万条数据,构建起覆盖全县的人、地、事、物基础数据库,为矛盾预警提供数据支撑;在应急调度高效协同方面,建立了会议调度、视频连线、定点监控、无人机动态巡查“四大体系”,让网格事件10分钟受理、1小时转办……长武县通过数智化建设,让社会治理效能大幅提升。在全省公众安全感调查中,长武县连续6年位居全市第一、全省前列。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