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新闻

安康市镇坪县中心村连续八年无信访

发布时间:2020年05月27日 09时51分 信息来源:陕西省信访局门户网站

在巍峨苍茫的化龙山下,悠悠流淌的竹溪河边,距离县城9公里的安康市镇坪县上竹镇中心村静卧于此。

该村共有7个组201户599人。八年前,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不足千元,村中三条沟里没公路,人们出行靠双腿,收入靠老天,一些群众整天无所事事,靠着墙根晒太阳,村里的信访矛盾层出不穷,一不留神就越级上访。

如今的中心村,交通便捷,阡陌交错间绿树繁花掩映,小桥流水处新房错落有致,整个村庄宛如明珠镶嵌在红绿相间、迷人的生态谷中,真可谓“山水风光好,家园美如画”。这里人均纯收入超过1万元,8年来,始终保持着“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的社会良序,没有发生一起到县到市赴省进京上访。

普法宣传入人心  

由渔家沟、大槽沟、肖家沟和曹家坪、大坪三沟两坪组成的中心村,从一个穷困、矛盾突出的村,一跃成为全镇乃至全县收入翻番、零信访矛盾的村,中心村创造了一个奇迹。百姓自豪地说我们能过上今天这样和谐、幸福的日子,一靠党的好政策,二靠祖先留下的绿水青山,三靠县委政法委的倾心帮扶。

说起过去的中心村,年近70岁的老支书黄仁寿感慨万千:“那时候,村里穷、没路,有的人攒钱买个自行车要寄存在临近公路的亲戚家,从新到旧没登过自家门槛。人们思想观念落后,村里秩序差,民风不好,因一点小事就会扯皮生事,动辄要到镇上县上、或者市上申冤,有的群众甚至与包联部门产生对立,打牌赌博、打架斗殴时有发生,人们一提起中心村就头痛。”

2013年初,县委政法委成为中心村的包联部门,政法委选派驻村工作队长和第一书记进驻村里,规范组织民主选举改选村支部书记和村主任,让“堡垒”强起来。向村里党员、村干部、村民小组长、村民代表讲解《宪法》《村民组织法》《土地承包法》等法律法规,党员带群众,先进带后进,让“队伍”壮起来。进村入户,面对面、心贴心向群众宣讲扶贫政策和各类法律法规,典型案例,渗透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理念,在潜移默化中改变群众观念,让“良序”建起来。

利用“三八妇女节”“五一劳动节”“七一建党节”、中秋节、国庆节、宪法日等重要节点,结合扫黑除恶和平安宣传,制作展板32块、标语28条在村里展出、张贴,举办知识讲座和有奖竞答23场,举办法律咨询活动13场,引导群众改变遇事“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不闹不解决”的错误想法,让他们受到法治的熏陶,自觉遵法、守法、用法,依法维护权益。

进村入户查民情

“千里书信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三组村民赵某和高某,因为劳务工资问题一直闹矛盾,经村调委会调解几次都未达到效果。政法委协同派出所,向双方讲明厉害关系和邻里相处的不易,老邻居终于把手言和。而这只是中心村化解矛盾的一个缩影,8年来,共化解村里矛盾230余件。

经调查发现:村里群众间的矛盾都是因一些小纠纷、小利益。为解开这一症结,县委政法委书记卫莎莎要求,驻村和帮户干部要发挥政法委职能,加强村域治理和基层基础,调查民情,畅通渠道,多元化解矛盾纠纷,要把中心村建设成为全县党建、平安稳定、经济发展和精神文明先进村。

围绕这一目标,四支队伍和帮扶干部从理顺关系、稳定群众情绪入手,一方面征求党员群众意见,倾听群众呼声,引导群众转变思想观念;另一方面落实《重大矛盾领导包案化解》《矛盾调处》《疑难矛盾跟踪督办化解》,建立日排查、周汇总制度,确定24名党员为信息员,向村里报告各组发生的矛盾纠纷等情况。推行县镇村干部带着问题下访、现场办访制度,把矛盾纠纷从事后处置转移到事前防范上来,把群众的田边地角、惠民政策执行、低保办理、子女入学、困难帮扶等多方面的矛盾问题一一登记,能当时解决的一刻不拖,不能当时解决的,按确定的时间按时答复解决,镇村不能解决的,迅速联系相关部门给予答复,涉及法律的由驻村法律顾问解疑释惑。

由于畅通了渠道,掌握了社情民意,村里呈现并保持着“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的喜人局面。

聚焦源头强治理  

“为党分忧、为民解难”是多元化解矛盾的主题,而“解决问题”就是化解矛盾纠纷的关键点。四组的刘家和康家一直相处要好,可是,刘家因建房与康家发生了矛盾,互不相让,甚至有大打出手的危险。村调委会迅速介入,从法、理、情、德疏导教育,最终,双方各退一步,达成了协议。

政法委高度重视村里人民调解员队伍建设,在“优结构、提素质”上下功夫,以村综治中心为支撑,确定村支部书记为调委会主任,吸收13名党性强、威望高的老党员建立调委会,村副主任为治保会主任,7个村民小组长为各组治保员和红袖章巡逻员,对他们进行业务培训,提升她们的业务素养和调解技能。从民风教育、民主管理、民生改善、典型示范、村级管理入手,推进扶志扶智和以“诚孝俭勤和”为主要内容的新民风建设,制定完善“一约四会”机构制度,建立爱心超市、文娱组织村贤会和道德大讲堂,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杜绝打牌、赌博。安装视频监控探头8个,覆盖全村7个组,推进村里社会治安联防、矛盾纠纷联调、突出问题联治。

此外,协调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550万元,修建渔家沟大槽沟肖家沟产业路5公里,安装路灯40盏。按照山上药材、山下蔬菜的思路,种植独活、党参为主的药材300余亩,核桃、板栗800余亩,蔬菜300余亩,养蜂100余桶,把群众致富的渴望变成鲜活的现实。乡亲们富了,都盖起了楼房,家家户户用上了安全水、安全电,冰箱、电视、空调、轿车等已进入寻常百姓家,贫困户全部脱贫。全村实现绿化、亮化、美化、净化,还被授予文明村、党建和经济发展先进村。

 “如今,村民们都忙着自家的生产,谁还靠着墙根晒太阳哩!”原支部书记郭俊江道出了个中缘由:“现在已整村脱贫摘帽,乡村振兴正在实施,村里很难找到闲人,村民们要么在地里忙产业、打猪草喂猪,要么在工地上挣钱,每天仅外出干活挣钱的就有30多人。”